#編輯日常
今天接到一通電話。
「喂~你好,我想投稿。」
「如果您要投稿,方便先寄電子檔或紙本到編輯部信箱嗎?假如不方便提供全文,局部內容也沒關係……」
「喔不,我想當面跟你們談談。」
「呃,這個可能有點困難。我們要當面談的話,編輯部也必須先花時間看過您的作品,大概了解一下狀況之後,討論才會比較有意義。」
「啊沒有啦,你們就給我一點點時間,我當面跟你講嘛。」
「不好意思我們的投稿程序就是這樣喔,如果您不方便的話不用勉強沒有關係,謝謝您的聯絡。」(掛)
#分隔線
相信有很多寫作者對於「向出版社投稿作品」這件事情躍躍欲試,希望可以透過投稿獲得出版機會,但有時候卻又不得其門而入,大家的疑惑是:為什麼有些出版社就是 #找不到投稿的管道 呢?理論上,出版社不是應該要有一個徵稿窗口嗎?不然稿子怎麼來?為什麼我的稿子投了之後就石沉大海,不錄用也不發個通知呢?
讓A編說給你聽吧。
事實上,接受作者投稿固然是出版社獲得稿件的管道之一,但不是全部。試想,如果全面開放投稿,又要一一回覆,那編輯可能永遠有審不完的稿子、回不完的信件。(所以請不要要求編輯回饋投稿意見,有回的都是神)
再加上目前主題企劃類的圖書越來越多,為了找到質量有一定水準以上的合作對象,#各種獎項 #網路平台 #部落格 #作者群網路 和各種自媒體等等管道,更常是編輯們企劃書籍主題的去處。
所以,與其這樣強勢的要跟編輯們見面,不如 #想辦法讓編輯在該領域注意到你,不然,就先做功課,像上面舉的真人真事,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:「沒有遵守出版社的投稿規則」,同時,也顯然不理解「審稿」這件事情的重要性。你要投稿、要討論,編輯總是也要好好看稿吧。並不是編輯部不近人情啊。
(雖然有時候審稿真的不用五分鐘……)
這就好像一般人並不會拿著自己的履歷,隨便就跑到某間公司去說要應徵。你好歹也要通過初試等待通知吧同學。
至於要怎麼做投稿的功課呢?歡迎參考小說界的李洛克部落格好文分享:https://goo.gl/24GLmG